阳春三月,万物萌生,在3月12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前后,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候植树造林,为大地添绿。
其实不仅现在的人喜欢绿化,几十年上百年前,人们就喜欢栽种树木,美化家园。在河源市区中山公园附近的公园东路、公园西路、湖滨路、环城西路等地,前人栽下的许多苗木早已成材,高大挺拔的乔木,蔚为壮观。老城上了岁数的居民不少曾参与植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小时候,河源老城一带就有很多参天大树,只是后来有不少被砍掉了。
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那你知道河源老城公园附近的这些大树都叫什么名字?具体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吗?
建国前后的造林活动
早在民国25年(年)3月12日,河源县城机关、团体、学校、居民就举行过植树活动,共种植油加利树株、枫树株、苦楝树株。民国35年(年)3月12日,全县举行植树节造林活动,种植油加利树、合欢树、桐树、苦楝、杉树等,共1.27万株。
建国后,每年3月,河源县人民群众、机关、团体、学校师生都在屋旁、村旁、路旁、河旁植树造林。
年后,主要以县城和各乡镇公路两旁及村道进行绿化造林。至年,共植桉树、木麻*、大叶相思、合欢、苦楝、樟树、桐树等44.6万株。
年后,“四旁”植树以公路两旁为主。在县境内的广梅公路沿线公里及县通往各乡镇的公路和乡村道路,进行两旁绿化植树。主要种植桉树、木麻*、大叶相思、樟树、羊蹄甲、川楝等树苗为主。年后,将广梅公路两旁延利5公里宽,面积万亩,划分路段,包干到机关单位和各乡镇限期完成绿化任务。
优良树种的引种和推广
大叶桉是20世纪30年代初从广州引种,栽于河源中山公园一带及部分乡镇小学作为风景树之后。建国后,在城乡各中小学、公路两旁广种,成为50年代“四旁”植树主要树种。
银桦引种时间与大叶桉相同,初种于中山公园内。年河源县林业局从广州东郊苗圃场引种株,栽于大桥路、上城环城路及东门塘周围。
凤凰树年前后,从广州引种,初医院和黎家祠(县*府招待所)内。年由河源县林业局从广州市花木公司引种株,栽于县城广场周围,东门塘边及各机关单位院内。
薄皮大叶桉引种于年前后,栽于县城、灯塔圩镇等地,是适应本地生长的桉树。
木棉树引种于抗战前后,栽于河源县城、县*府原大门右侧3株及长堤一带仍保存数株。年林业局从广州花木公司引种多株种子到公园尾等地。
大叶相思于年春引种,由县城福音堂县苗圃场培育,植于广梅公路及县城各地。年后广栽各地。
木麻*于年从广州引进县双下苗園场培育,栽于河源县人委门前。年后广栽于各地。
羊蹄甲年春,从广州引种,栽于烈士陵园门前等地。
柠槺桉于年从广州引种,塔下苗圃场培育,栽于县人委门前及广梅公路各地。
窿缘桉年引种,县城福音堂县苗圃场培育,广栽于公路沿线及房前屋后。80年代成为消灭荒山主要当家种。
桃花心木年从广州龙眼洞林场引进株,植于公园路一带及各单位院内。此热带树种,栽后20年未见开花结果。
洋紫荆年,从广州花木公司引种株,栽于公园广场、长塘路等地,成为公园主要树种。
红罗年县林业局从省林科所引种,栽于县委、县*府一带。此海南树种,能在河源正常发育。
母生(天料木)年广州龙眼洞林场引种株,栽于公园路至林业局等地。年开花结果,在烈士陵园育苗。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在享受前人种树的荫德时,更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这些树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