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美,但名字很乱:羊蹄甲?洋紫荆?红花羊蹄甲?紫荆?摄影/二三里
香港人的洋紫荆,在大陆被称为“红花羊蹄甲”,台湾叫“艳紫荆”;香港人叫“宫粉羊蹄甲”的植物,大陆叫“洋紫荆”,台湾则叫“羊蹄甲”;香港人叫“红花羊蹄甲”的植物,大陆叫羊蹄甲,台湾人叫“洋紫荆”。怎么样?糊涂了吧?
红花羊蹄甲,就是香港区花,非独立物种,只是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的混种,而混种植物不能自行繁殖,只能采用枝插、压条和嫁接等方法,去繁衍后代
至于洋紫荆后来为什么更名“紫荆花”,是因为撰写《香港基本法》时,起草委员会出于文字避讳,略去了“洋”字。
明白了吧?香港区花原先叫洋紫荆花,其实就是红花羊蹄甲,就是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的混种。回归后去掉“洋”字,叫紫荆花。
不过呢,现在香港人喊的“紫荆花”,其实是霸用了别的植物的名字,植物学上的紫荆花,本是一种豆科紫荆属植物的学名,因“其木似*荆而色紫,故名。”《本草纲目》俗名箩筐树,早春,紫红色的小花细细密密地缀满枝条。
这么理解吧,紫荆花有两种:红花羊蹄甲和豆科紫荆花。下面上一张豆科紫荆花,比较一下。
这张图片源自网络,特别声明一下。这就是植物学上的紫荆花。
现在明白了吧?
摄影/二三里
摄影/二三里
摄影/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