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7日天气晴云南元江
要感谢那些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坚持守护地球的人,是他们留住了这颗星球独特的美。
——题记
依旧是早起的一天。今天我们要探索位于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科院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生态站建立在我国第一个“萨王纳”群落,位于国际河流元江之畔,代表着我国西南最典型的干热河谷。这里的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拥有着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
一路上,科考人员给我们讲解了元江干热河谷的生物多样性,这里由于降水量少、温度高,形成了独特的“萨王纳”群落。在几千年的衍化过程中,这里的植物也逐渐适应当地的气候,衍化出不同的变种。科考人员向我们展示了仅分布在元江干热河谷的希陶木,它的分化时间正好与哀牢山的隆升、红河河谷开始深切、和干热气候随之在这里形成的时间吻合。展现出了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强适应能力。
(元江干热河谷独有的希陶木)
午饭过后,我们又继续前往更高的山,去探索更多神奇物种。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昨天在红河谷播种的羊蹄甲、牛角瓜成熟的样子,也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霸王鞭、老人藤、厚皮树。为了适应这里的干旱气候,各类植物都进化出了各自的应对机制。
(牛角瓜与螳螂)
科考人员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如何给树木测树围,测耗水量。这些精密的仪器,给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科学的数据,也方便后续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性的对当地生态系统保护制定现代化解决方案。
(科研人员演示如何给树测树围)
在今天的探索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科考队员们为了拿到一手数据,长期驻扎在深山中,每天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科考站是年成立的,在年他们依然还是采用人背的方式,将物资从山下背到山上。从年开始到现在,他们从不间断的采集数据、分析实验,在静谧的深山中沉淀、积攒自己。
(科研人员给我们讲解每种物种)
看到他们每个人黝黑的皮肤和憨厚的笑容,心中不由钦佩万分。佩服他们可以在枯燥乃至危险的科研生活中守住本心,佩服他们为达目标不顾一切的拼搏,佩服他们坚持不懈地相信科学应用科学创造科学。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地球生物多样性之美才能持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