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里有个无羊月,无羊月里还有个羊日,这不是绕口令,说的就是今天,大年初四这个日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听说过女娲造人你听说过女娲造羊嘛?宋代著名的类书《太平御览》记载,女娲在抟土造人之前,先创造了其他生灵。
她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
因此正月初四被称为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正月叫做无羊月竟然和餐补有关宋代宫廷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习俗,两宋皇宫“御厨止用羊肉”,原则上“不登彘(猪)肉”。北宋皇家特别能吃羊肉。宋真宗时,“岁费羊数万口”。宋神宗时,御厨一年消耗羊肉四十余万斤。
朝廷对官员有副食费补贴,被称为食羊钱,但是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月,朝廷不发食羊钱,因此这三个月被称为无羊月。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记载:“唐大夫如白居易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正月、五月、九月),杜门谢客,专延缁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减去食羊钱,盖其遗制。”
不知道陆游写下这段话的时,想到自己被扣的副食费补贴,心里是不是也有一丝遗憾呢?
清朝著名文人袁枚的《随园随笔·无羊之月》中对无羊月有直接的说明:“算命之书,以寅、午、戌三月为无羊之月。以宋制官员于此三月例减禄料,故曰无羊。“
这个月,你的单位发“食羊钱”了嘛?
不会背苏轼的文章?你就别想吃羊肉大宋的皇家、官员爱吃羊肉,羊的膻气味儿乱窜,飘啊飘的,就飘到了四面八方,不知勾出了老百姓的多少渴望。
羊肉再多,也多不过人的嘴,在民间,羊肉还应属于奢侈食品。
怎样才能吃上羊肉?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记载,“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的是莘莘学子把苏东坡的文章读得滚瓜烂熟,便能考中进士做官,从此不缺羊肉吃;若是不熟悉苏东坡的文章,那肯定考不上,只好做平头百姓,吃羊肉是别想了,就是下馆子也只吃得起菜羹。
你要是背不了苏东坡的文章,能拿到他的真迹也可吃上几顿羊肉。这还真有其事!
苏轼有个朋友名叫韩宗儒,是个十足的吃货,他贪吃胜于别的爱好,尤其爱吃羊肉。他知道苏轼的字十分受欢迎,于是隔三差五给苏轼写信,苏轼每回一次信,他都会拿到武官姚麟那儿换十数斤羊肉吃。
这件事苏轼一直蒙在鼓里,直到*庭坚拿这事儿和苏轼开玩笑:晋朝有王羲之用字来换鹅,叫做换鹅书;如今先生你的字可以叫换羊书了,写的信都被韩宗儒那个家伙拿去换羊肉啦!
换羊书的说法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这些植物也叫“羊”“羊”不仅仅是动物的名称,植物中也有许多叫做“羊”,这些羊植物你都认识吗?
1羊角槭羊角槭特产于中国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为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羊角槭是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有一定的价值,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
2红花羊蹄甲红花羊蹄甲又叫红花紫荆、洋紫荆,叶片有圆形、宽卵形或肾形,但顶端都裂为两半,似羊蹄甲,故有此名。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
3羊乳为桔梗科*参属的植物,多年生蔓生草本。根粗壮,倒卵状纺锤形。茎攀缘细长,无毛,带紫色,长可达1米。民间常用于病后体弱,气阴两虚者。
4东北羊角芹是伞形科羊角芹属的植物。分布在美洲、蒙古、朝鲜、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米至2,米的地区,见于杂木林下及山坡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喜欢请戳点搜索“今日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