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景俪年力作长篇小说连载何处是
TUhjnbcbe - 2022/3/5 13:38:00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大人物决定历史的走向,小人物呈现历史的细节。作者至真至诚的细腻笔墨,生动描写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伟大与信念。何处是归处?是主人公胡明轩对坎坷命运无望时的诘问。

——林一曼

敬请收听长篇小说有声书《何处是归处》,讲述那段特殊年代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由著名播音员杨华珍倾情演播。

那天,王春旺正在谷场上察看收获的比往年任何一年都要少的粮食,看着一年比一年减少的收成,他心里一边骂老天爷不下雨,一边骂这些社员们上地磨洋工。自从人民公社成立,上地记工分后,这磨洋功的风气就开始蔓延了。那些经常挨批斗的地主富农们看见他干活还算老实,可这些成分好的贫下中农却不买他的账,村里渐渐形成了一种“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氛围,这种消极怠工的状态经常令王春旺怒不可遏。

正在这时,他抬头忽然看见谷场上有个小孩儿正在不远处猫着腰偷粮食。因为缺粮,偷粮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晚上偷,即便村里增加人手,派了更多的民兵看守但依然防不胜防,没想到今天这个小孩竟偷到他眼皮子底下来了。他大喊一声:“谁家的小孩?给我站住!”

那小孩哪里会站住,听到喊声一溜烟地朝山上跑去。

王春旺哪肯罢休,立即撒腿追了上去。

那小孩在前面一个劲地跑,王春旺看不清这孩子是谁家的,戴着个破帽子,像是个男孩,又不像。

但不管是谁,抓住他要紧,他今天非要亲手抓住这个小偷不可,以正村规!

那小孩毕竟身轻体小,跑得就是快,他王春旺已经快50的人了,这几年当了干部基本没参加过劳动,体力明显不支。

那小孩跑跑停停,与王春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王春旺呼吸急促,在后头穷追不舍。可到了半山腰时,王春旺发现前面那小孩忽然不见了,他站在原处扶着一棵大树喘着粗气,瞪大两只眼睛朝四处搜寻,但依然不见人影。再往前走几步,他看见不远处的地上有一个鼓囊囊的白粗布袋子。王春旺仔细一看:这正是那个小孩偷粮的袋子!抓不到孩子,找到这个袋子就能判定出是哪家的孩子,这样想着,王春旺朝着那个袋子走去。突然!只听“呼!”的一声,王春旺像变戏法一样,一个大活人立即就在这片茂密的树林里消失不见了!

整整十天后,人们才从山中的猎洞里找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王春旺。

他跌进猎洞后右腿磕在了洞里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由于林深树茂,王春旺的呼救声没有换来任何回应。由于干旱,洞里仅存了一小坑水,他靠着喝这坑脏水挨过了十天,直到前来寻找他的人在山洞里找到这个已经瘸了腿只剩半条命的王春旺。

让治安主任王春旺在猎洞里苦挨十天的原因并非王春旺难找,山后的那个猎洞全村很多人都知道,王春旺也知道。那天掉进去是因为急于抓住那个偷粮的孩子,而忘了这个猎洞的存在。

在王春旺失踪的这几天里,村里群龙无主般地发生了空前的混乱。因为干旱造成的粮食大幅度减产,让许多社员预感到了僧多粥少的危机,他们提前意识到将无法正常分到挣工分应得的那些粮。于是在众民兵上山搜寻王春旺时,社员们就明目张胆地上谷场偷粮了。一时间村里的谷场上上演了一场空前的抢粮夺粮大战,那种混乱的场面,那种急于得到粮食糊口的迫切和焦灼是只有经历过民国三十年那个大饥荒的人才会表现出来的。

摘豆角,上南坡,南坡一亩好豆角。

摘一篮,煮一锅。添上水,盖住锅;

豆熟了,揭开锅,一家老小都来剥。

席卷全国的灾荒让密胡沟的村民暂时忘却了王春旺因何人而落入捕兽洞,也忘却了胡恩义与罗荣这对年轻男女的不堪之事,更没有人会记得胡明轩媳妇与罗有松18年前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一桩风流往事。

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不如一顿饱腹的饭菜来得实惠,不如家里存有可以抵御灾难的粮食来得踏实。

可是,人们渐渐不踏实起来,从谷地抢来的粮食很快就见了底,饿着肚子的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那噩梦般的民国三十年再一次无法阻挡、铺天盖地地来了。

与民国三十年那场旱灾不同的是,这场灾难是全国性的,而且跨时整整三个年头。

和全村人一样,胡明轩家的粮也很快断了。

由于干旱,没有雨水滋养的庄稼丝毫没有生长的意思,往日地里长得肥硕的蜜蜜蒿、麦苹、羊蹄甲等野菜也因为干旱一根也找不到。出来找野菜充饥的三妮胡秀华看着干涸的土地不禁哭了起来。

由于饥荒,村小学早就停办了,同学们饿着肚子是不能正常上课的。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学习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虽然有太多的不舍,但胡秀华明白比学习更让人焦急难忍的是全家人咕咕直叫的肚子。

挖野菜是胡秀华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除了麦地里生长的那几种野菜,崖头、河边生长的白蒿、雪蒿、蒲公英、雀蒜,荒坡上生长的刺荆、狫狫蔓都是胡秀华姐妹们最熟悉的野菜。可是此时,无论是崖头、河边还是山坡上,啥也找不到。即使有,也早已被饥饿的人们挖走了。摸着咕咕直响的肚子,胡秀华万念俱灰。这时,她的视线落在一块麦地靠河岸边的一簇绿色上,她心中立即一阵惊喜,急匆匆地跑过去,“呀!是麦苹!”这是以前他们经常采的麦苹。以前粮食充足时,娘会把采来的麦苹下锅煮面条,那碗好吃又解饥的捞面条他们全家一年也吃不到几次。想到这里,胡秀莲不禁咽下几乎要涌出的口水,往那片绿色奔去。她扑倒在那片麦苹边,一边像是怕被别人抢去一样快速地揪住麦苹根拔下来往篮子里放,一边把那野菜往嘴里填。从昨天夜里喝了只有几个米粒的汤后,到现在她几乎粒米未进,饿极了的她把那些生野菜直接放进嘴里,野菜苦腥的味道一下子让胡秀华干呕起来,但她顾不了那么多,用手顺了几下脖子后,她又继续忍着苦腥味大口吞咽起来,直到胃里塞满野菜,她的心才不再那么急躁。她把剩下的麦苹像捡元宝一样全部放进了篮子。

兴致勃勃的胡秀华提着满篮子野菜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半道时,她开始觉得身子不得劲了。她的胃肠翻滚起来,没回到家,她就把刚吃进的野菜全都呕吐出来,紧接着肚子剧烈地疼痛,她来不及跑回家去,迅速脱下裤子,在地边拉了起来。

胡秀华拖着绵软无力的身子回到家,还未向娘报告自己采到麦苹的好消息,一阵剧痛又浪潮一样在她肚子里掀起,她不得不冲进茅厕。等回到屋里,娘指着半篮子野菜问胡秀华:“三妮,你刚才是不是吃了这个?”

胡秀华有气无力地捂着肚子说:“嗯,娘,我刚才太饿了,生吃了麦苹,肚子疼死了!”

梅痛惜地喊道:“我可怜的孩子,这哪是麦苹呀!这是麦兰子!这种草吃了会中*的!你到底吃了多少啊?!”

“我……我……我吃了可多……”胡秀华害怕地看着娘。还未等她说完,肚子又袭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等胡明轩回到家里,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去村里一户人家家里找来了两颗大烟朵,这两颗大烟朵也就是罂粟花的种子。梅立即将大烟朵熬成水,给已经拉得只剩半条命的三妮胡秀华喝下。服用几次后,她拉稀的次数才渐渐减少了。

看着躺在床上本就饿得发慌又上吐下泻脱了形的三妮,梅对胡明轩说:“村里可多人都出去逃荒了。等三妮身体好点,你就带孩子们去逃荒吧,总比在家里等死强。”

(待续)

燕方读书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景俪年力作长篇小说连载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