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青岛人,版画家。曾任教于青岛六中,青岛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曾获中国版画成就最高奖“鲁迅版画奖”。作品《载月归》《新月》《红晴日》分别获第六、七、十届全国美展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小岛晨》《穿过栅栏》获第九、十二届全国版画优秀奖和铜奖。
可能我养花小有一点名气吧,那年由好友介绍,青岛电视台专门约我做了一期关于养花的电视节目,名为《花木白波》。
我是职业画家,几十年来,曾经接受过多家电视台的多次采访、录制节目,内容当然都是关于版画艺术创作的。这次要做关于花木盆景的节目,让我能展现一次业余爱好,让我心爱的那些盆景能在电视节目上露露脸,真是太高兴了,这比做个版画节目有意思多了。
罗汉木半个小时的节目,闲说养花,聊以尽兴。
小时候,记得母亲喜欢养花,家里没地方,就那么几盆海棠、吊兰什么的,养在窗台上,还经常搬来搬去的。不知是不是受母亲影响,我也喜欢养花,40多岁的时候,分得了一处住房,有个不足3平米的小小凉台,竟然被我摆放了41盆大小不同的盆栽。到画院工作后,画室和走廊里更是摆满了盆栽花木,是全院画家当中养花最多的人。现在退休住在白珊学校,室内室外地方大了,更是可以尽兴地折腾栽培花木了。这么多年,既养“活”了花木无数,也养“死”了花木无数,有时我自诩为半个园艺专家。
迎春我总结,爱好莳养花木可以分为三个境界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绿化境界”。
人们都喜欢绿色植物。植物,特别是那些四季常青的植物,无论生长在室内室外,不仅美化了环境,赏心悦目,而且带来了生命的气息。一些开花的植物,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季节绽开着多姿多彩的鲜花,人见人爱,更是给人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活美感。人们对花木的这种喜爱,主要是体现在环境美化和视觉层面上的,故我称之为绿化境界。
老鸦柿第二个层次,是“审美境界”。
有的人并不停留在对绿色环境和美丽花朵的视觉愉悦满足上,而对栽培花木有更多的喜爱和要求,比如要选择莳养的品种,讲究植株的形态、花色等,这一切最典型的就是表现在对盆景的爱好上。盆景是浓缩的植物景观,在诸多方面展现着花木之美,也寄托着栽培者的审美追求。能喜欢和欣赏花木到这个层面上,我称之为进入审美境界。
*栌第三个层次,是“生命境界”。
花木是有生命的,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是死是活,长势好坏,形态美丑,是取决于养护它们的人,是花木的栽培者决定着花木命运的一切。我相信,凡是非常喜爱这些花木的人,一定会兴致浓厚地、非常投入地来栽培管护这些花木。另一方面,花木生长得好,人在获得了欣赏乐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细心栽培养护的过程中,在对植株的生命期待和美好向往中,养护者能得以寄托情致,陶冶心性,从而获得了修身养性的愉悦,甚至或可延年益寿,——这是花木对人的回报贡献。我付出体力心力养活着这些花木,这些花木也以它们的生命之美滋养着我的性情,这是一个双方生命相互守望,相互慰藉的过程。当你倾情投入时,有时甚至会产生与那些嶙峋沧桑的老树桩和新芽秀枝合二为一的幻化感受,体悟生命。我认为这是超越了绿化,超越了审美,进入了一种人和花木惺惺相惜,物我两忘的灵性层面,是一种纯静的生命境界。
*荆以上是我多年养花、养盆景的心路体悟和理念总结。我觉得,喜欢养花的人太多了,但能自觉达到上述第三种境界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我痴迷于盆景,念兹在兹,其乐无穷。
当然,喜欢养花是一回事,而能不能养花又是一回事。养花、并能养得好是要有条件的。应具备什么条件呢?我总结了四条。
*荆第一,养花首先得有地方,亦即要有空间。一般的家居,有露天的园地最好,可以多养。没有室外场地,室内有凉台也行,只能少养。反正地方是第一位的条件,没有空间置放,谈何栽培花木。
*荆第二,有了地方,还要有时间。如果空间狭小,简单养几盆花,无需花多少时间。可如果有地方,养相当数量的盆景,那打理起来就要投入许多时间和许多精力。另外,培育好一棵像样的盆景往往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来打理,所以多是闲人养花。
对节白蜡第三,要有一点财力。且不说若购买较好的成品盆景,很昂贵,即使不买高级品种,单说采购桩子,买花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物品,甚至搭建花房,总得有所花费。所以能舍得花点钱,也算是一个条件吧。
龟甲冬青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必须非常热爱花木,对养护花木有浓厚的兴趣,有雅兴,甚至痴迷于此更好。有不少有钱人,比如土豪,既有豪宅花园空间,又有大量时间,更不差钱,但就因为缺失这种兴致,没有这份性情,他们不解此种乐趣,于是就不能进入这个族群。所以说,最后这一条——兴趣,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说到养花养性,这已超越了植物学的栽培操作现实,上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了。
虎刺我是画家,我创作的绘画作品,出自我的手下,作品任我摆布,完全呈现自我。可是莳养盆景,对方是有生命力的,它以生命,以其自主变化的形态对应着你,是在和你互动着完成作品,这里面就有了许多变数。首先你要尊重它的生长规律,让它在你手里能存活,另外你还要引导它的生长指向,将它培育出健康多姿的形态,富有审美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盆景栽培比绘画创作具有更多的生动性和挑战性,也更能显示出人的文化修养和性情,这其中尤其考验着人的耐心和勤劳,同时也成就着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三角枫在养育盆景的岁月中,我已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养护理念和审美趣味,比如我特别尊重植株的自然生态和回避盆景界那些造型的套路习气。春去秋来,徜徉在千姿百态的盆景世界里,面对不同植株,多有感悟,遂时以文字记之,这既不负花木为我呈现的天趣之美,又得以在记忆里存留遗韵,由此我积累了多篇花木散文作品。
养花养到这个份上,岂不美哉。
羊蹄甲责任编辑高方
青岛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主任
戴升尧副主任
林之阿占张金凤张祚臣盛文强委员
阿丫如风安东玄韬王开生张彤(兼)高伟(兼)
王小姿雨桦刘宜庆(兼)米荆玉肖瑶孙邦珍
杜宝丽李蕾穆卫东崔启昌崔燕崔楚平
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
青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