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活动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响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12月7日,广东仲元中学年“高校研学——走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研学活动如期举行。此次研学活动由高一年级主任庄建德老师、高二年级主任叶春风老师带队,14位在校教师协助高一、高二年级共名学生参与。
1
升起的暖阳驱散清晨残留着的夜晚寒意,早上八点,同学们怀揣着满满的期待踏上了旅途,开始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和煦的阳光透过车窗和车内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相得益彰。
第一站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华南理工大学,创建于年,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工程”、“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同学们一进入校园就被它的底蕴所吸引,大学生志愿者们热情接待,引导同学们参观华工校园。行走在橙色主色调的校园建筑间,路旁随处可见的盛放的红花羊蹄甲,绿树成荫,树影斑驳。
伴随着志愿者一路的介绍,同学们来到了文博馆,在这里大家穿梭于时间长河,一览华工“前世今生”和学校著名校友的风采。
紧接着便是此次研学的重头戏,借用模拟法庭演示大厅这个场地,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冯小宁教授为同学进行了学校历史介绍和专业概况分析。冯教授开篇先联系我国新时代国情,再穿插不少学校故事和校友事迹娓娓道来过渡到主题。在冯教授的演讲中,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为华工的优秀和强大所震撼、所感叹,端正在座位上仔细聆听讲解,从他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对一流高等学府的殷切渴望。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特聘讲师邹婷,为同学进行“个性测评及解读、职业/专业匹配评价”的课程讲授。同学们对这个课程都非常感兴趣和投入,整个过程认真聆听学习,仔细做好笔记,相互讨论交流。
随后便是优秀学长学姐专业分享介绍环节了。
先上场分享的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唐朝阳,没想到现已经是大四学长的他,年仅19岁。相仿的年龄一下子拉近了他与同学们的距离。年纪虽小,经历可不少的他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便从院系发展节点、培养特色、专业介绍、学习内容、交流项目、毕业就业、环境类专业填报建议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同学展开分享交流。最后还进行了几个简单的现场互动提问,解答同学们的疑惑问题。
后面迎来了来自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陈心雅学姐的经验分享。她先开门见山为同学们简述什么为工商管理专业,让大家对这个专业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再进行较为详细的院系介绍、教学模式与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就业与深造。纵然那时讲座时间已到饭点,同学们已是饥肠辘辘,但依然听得相当投入,看来此次讲座都受益匪浅。
结束了早上的讲座,同学们前往食堂就餐、休整。
午间的骄阳穿过枝梢,洒落在食堂的板砖,行人的步伐踩碎沥青路上斑驳树影。同学们又踏上下午的旅程。
第二站
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
中山大学,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于年的国立广东大学,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学术与文化中国南方重镇和人才培养南方高地。同学们一下车便迎来了3个中大的志愿者学长学姐,紧跟学长学姐的脚步,开始了中山大学校园参观之旅。作为首批进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年,中山大学东校区开始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98.9万平方米(.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建有完善的产、学、研配套条件,以及生活配套设施和体育设施。同学们参观了大半个下午,深有体会中大是真的“大”。静幽的学园环境,令人不由得放缓了前行的脚步,但停不下来的手中不断按动的快门。
挥别了中大热情的学长学姐,本次研学之旅到这也已经接近尾声,相信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都获得不少感触体会。高校研学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研学促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仲元学子,我们来日可期。
搜狐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