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山水清秀,高楼耸立的羊城广州,形式不一、功能齐全的儿童公园散落于不同区县,成为孩子们童年里五彩斑斓记忆的载体。其中,海珠区儿童公园便是这座城市中最具人气的儿童游乐场地之一。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这片梦幻世界,领略它背后的精妙设计、了解它具有的儿童游戏价值吧!
图1公园俯瞰
(图片来源:网络)
图2攀爬装置
(图片来源:网络)
概况简介
坐落于广州市南部洛溪桥旁,海珠区儿童公园规划面积为7.6万平方米。这座建成于年的专类园设有极具自然野趣的古树洞天、野人乐园、迷雾溪谷、自由花园、开心农场、远古沙丘、巨人海滩等9个主题景区,并拥有全市13个儿童公园中最高的绿地面积比例,也因此号称是“广州最生态自然的儿童游乐场地”。下面就让我们从自然性、功能性与安全性的专业角度,一起解读这座美丽的公园。
图3沙滩玩耍
(图片来源:网络)
环境自然性
根据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王霞老师团队的研究,户外儿童游戏空间中的自然性主要体现在植栽、水体、地形、生态价值、自然材料铺装等景观元素的合理运用中。
在海珠区儿童公园这一案例中,设计者营造了起伏舒缓的丘地地形,大量使用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本土植物(旅人蕉、羊蹄甲、南洋杉等),同时设计了不同形态的互动式水景(喷泉、跌水、管流等),并将自然性材料(石材、细沙、原木)融入几乎整个场地的铺装设置中,从而实现既分隔空间、又供使用者游乐观赏的目标,可谓是考虑周全,精心打造。置身其中,人们宛如被自然田园所环绕。相信在这里游玩的大人和孩子都能体会到这座公园带给他们的放松、舒适与快乐。
除了调研儿童游乐空间设计手法外,团队还对这一户外儿童游戏空间的设计构成因子进行了打分评价。根据团队所建立的评价模型,环境自然性评价因子包括植栽、自然材料、地形等,而每个因子都有详细的评定标准和相应的分数段区间(0-5分)。例如,在植栽丰富度评价中,0分意为场地内无植物,而5分则代表了整个场地具有10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植物,伴有明显的视觉设计效果,且鼓励儿童与植物进行触摸等互动。在这样详尽科学的分级评价模型下,海珠区儿童公园整体得到了4分,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场地景观营造中颇为用心。
图4园中睡莲
(图片来源:网络)
图5本土植物应用(洋蒲桃)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6本土植物与水景结合(大叶紫薇)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7假山水体
(图片来源:网络)
游戏功能性
研究表明,儿童游乐空间中的功能性元素主要包括了固定游戏设施、不同尺度类型的活动空间、入口空间、可移动的游戏部件等。
在海珠区儿童公园中,多尺度、多功能的儿童游乐设施毫无疑问成为了园区的亮点之一。根据实地调研,园中大部分游乐设施由国外引进,功能以益智为主,同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戏需求。其中,固定游戏设施涵盖了攀爬、滑动、弹跳、平衡等游戏形式,非动力游戏设施中也囊括了蹦床、沙坑、滑梯、秋千、跷跷板、溜索等类型,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园设计者开辟了专门场地作为儿童农场,号召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劳作、挥洒汗水,享受耕种与收获的乐趣。可以说,在海珠区儿童公园里,设计师将不同的功能性元素融合到场地布置与游戏设置中,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同时,为孩子提供最大限度的功能多样化与最优秀的空间体验感,从而促进了儿童在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这一公园的游戏功能性时,团队考虑到了固定游戏设施的多样性、游戏类型的丰富度、地面材料丰富度、入口空间处理等方面。例如,在地面材料丰富度(包括材质种类、色彩、排列方式、地面图案)评价中,0分代表了仅使用一种铺装,而5分则意味着场地铺装在材质种类、色彩、排列方式、地面图案均有变化,且鼓励儿童互动,与场地良好结合。遵循这样的评价模型,海珠区儿童公园得到了最高等级5分。
图8与植物景观相结合的儿童泳池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9多样化的非动力游戏设施
(图片来源:网络)
图10大人儿童都可参与的农场耕种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1尺度适宜的公园滑梯
(图片来源:网络)
游戏安全性
安全性在儿童游乐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根据研究,其考量因子主要体现在场地周边环境安全、场地铺装材料、游戏设施本身材料安全性、场地看护性等方面。
在海珠区儿童公园中,设计者使用了不同类型的软性铺装材料,例如沙子、草坪、塑胶材料等,以保护儿童的运动安全。此外,公园的9个分景区中均有专门的保安进行巡逻,并配备有数量充足的监控设备,保障了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时,设计师在每片游乐场地边缘设置了家长看护休憩区,因此,大人们能够拥有清晰的视野并注意到自家孩童的举动。
与环境自然性评价、游戏功能性评价相同,团队在进行游戏安全性模型建立时也考虑、定义到了多种因素:空间看护监视性是否良好、地表是否采用防护性材料、游戏场地边界是否明确等。例如,在地表是否采用防护性材料这一项中,3分代表了所有游戏区域均有考虑,但仅仅采用了1-2种防护性材料,而5分意味着场地充分考虑了在地面使用防护性材料的种类和类型,并采用了5种及以上的有效材料。根据这样的评价等级分类,在整体的游戏安全性方面,海珠区儿童空间得到了5分之多,可见其在保障儿童的安全健康发展上考虑较为周全。
图12安全性高的细沙铺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3各分景区皆配有保安亭及专职保安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4休息区为家长提供清晰视野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5安全性较高的麻绳网
(图片来源:网络)
图16安全性高的软质铺装、木材装置
(图片来源:网络)
图17地面采用色彩鲜艳的软质铺装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总结
海珠区儿童公园在自然性、功能性与安全性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户外儿童游乐空间案例。在这个乐园中,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性所带来的舒适放松,功能性所包含的无穷趣味,并得到关爱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符晨洁.公园儿童游戏场自然互动式设计例[J].城乡规划,(7):28.
[2]王霞,(英)刘孝仪.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设计——以英国小学为例[J].中国园林,(1):46-50.
[3]董楠楠,陈健,斯蒂芬妮·洛夫.让孩子们更安全地嬉戏—德国户外儿童游戏场安全标准体系[J].中国园林,(8):P75-80.
[4]石欢欢,唐莉英.基于自然互动特征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设计探析[J].设计,(13):-.
[5]罗雨雁,王霞.景观感知下的城市户外空间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认知研究[J].风景园林,(3):73-78.
注: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