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学名:Cercischinensis)
-1.与香港区花(洋紫荆)的区别:
香港区花是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属羊蹄甲属,叶形如羊蹄(先端分裂),花期更长(秋冬季),花朵更大,不结果实。
2.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耐寒(-20℃)、耐旱、耐瘠薄,喜阳光,稍耐阴。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
-繁殖:播种、分株或扦插均可,种子需温水浸泡催芽。
3.文化寓意
-家庭和睦:源自古代传说“田氏兄弟分家,紫荆树枯萎;兄弟和好,树复荣”,象征亲情团聚。
-诗词中的紫荆:杜甫《得舍弟消息》中“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即以紫荆寄托兄弟之情。
4.园林用途
-观赏价值:早春开花时满枝紫红,适合庭院、公园孤植或丛植,也可作行道树。
-生态价值:根系发达,可固土护坡;蜜源植物,吸引蜜蜂等传粉昆虫。
5.常见变种与近缘种
-白花紫荆(f.alba):开白色花,较稀有。
-加拿大紫荆(Cerciscanadensis):北美种,耐寒性更强,叶色秋季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