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挂失差价悬殊
市民正在展示信用卡
市民*先生因为丢了卡包,7张银行卡挂失费近200元,由于各银行信用卡挂失收费标准不相同,*先生丢失的银行卡中,有3张信用卡挂失费竟达到130元,占了一大半。对此,*先生感慨:“吃不消!”
昨日走访市内数十家银行发现,这一情况确实普遍存在,不仅不同银行之间有价差,而且信用卡挂失费远高于储蓄卡,最高80元,是一般储蓄卡挂失费用的8倍。如果算上补卡工本费、邮费等后续费用,一张信用卡挂失后产生的全部费用最高可达百元。
调查:挂失费最高“价差”80元
昨天,走访芜湖市内工、农、中、建四大行,及招行、中信、浦发、兴业等共12家银行发现,储蓄卡挂失费用较为统一,基本上都是10元,补办工本费多为5元,最高10元,其中兴业银行是免费补卡,即储蓄卡若不慎丢失,只需10元就能补齐。
信用卡挂失的费用则差别较大,差价高达65元,其中最便宜的是徽商银行15元,除了工行、邮储银行20元,其他银行基本上都在40元之上,招行最高,达60元。若算上挂失后补卡、快递等费用,有银行信用卡挂失的全部费用最高可达百元。也有部分银行对某些信用卡免挂失费,但这多半集中在金卡、白金卡、钛金卡等规格较高的卡种上,普通持卡人是享受不到的。
“这价差也太大了,同样是信用卡,银行之间不该有个定价范围么?”随机采访的不少持卡人,他们都对此感到很迷惑,也有持卡人抱怨,办卡时并不知情,实在“太贵了”!
银行:价差源自“定价策略”
信用卡的挂失费用为何远远高出储蓄卡?昨天上午,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这是因为信用卡的后台支持成本、制卡成本、包括递卡费用都远高于储蓄卡。“信用卡的一单挂失产生后,牵涉到人工客服、风险审核、银行清算系统维护、重新制卡、快递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费用产生,这个成本确实较高。单纯从一笔收费来看,搞不好还是亏的。”他表示。
也有银行业人士称,如果所持有的是VISA或万事达等国际组织的卡片,挂失操作还需上传国际组织,也会收取一定费用,“这些都是成本”。
至于为何每家银行有不同标准,部分银行回应称,这源自本身的“定价策略”,就好比同样是跨行汇款,每家银行的收费标准也会不同。
专家:在运作上是两套系统
针对信用卡挂失补办费用高出储蓄卡数倍的现象,电话联系了一位长期关注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
“信用卡和借记卡不是一个单位,挂失费用不相同很正常。”该人士解释称,信用卡和借记卡在运作上是两套系统,两拨人管理,银行对两者的核算、管理、验证等步骤是不同的,信用卡要比借记卡复杂。因为信用卡具有透支功能,所以各个银行在管理和维护上需要花费更多。在挂失的时候,信用卡的挂失程序比借记卡的挂失程序复杂,系统验证比较麻烦,由此,信用卡的挂失费用高于借记卡“是正常的”。“在国家无统一定价前提下,各银行会自行定价,收费标准有差距也是正常的”。
律师:格式合同属“霸王条款”
“如果消费者觉得银行收费显失公平,可以向监管部门反映,在这方面,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安徽师范大学铭诚律师事务所万桂勇律师表示。
安徽银佳律师事务所的沈曙光律师也认为,尽管银行收费标准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不能构成银行随意收费的理由,监管部门还是应该给出一定指导,避免乱收费,比如规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幅度、范围等。
另一方面,在信用卡的申领合同上,他认为也应将相应收费予以明示,让消费者提前知情,合同条款上应留有费用协商空间。这样的收费实际上剥夺了客户的议价能力,有乘人之危之嫌。据介绍,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任何企业、单位在收取一定的费用时,都应当将收费价格、收费项目等明确告知收费对象,不能单方面强加于人。部分银行的合同中不标明挂失费用,有违法嫌疑,银行应当事先明示,这也是对客户的尊重。“如果条款中有,但是已经提前印好的收费标准,没有协商余地,那么这样的合同仍然是格式合同,通俗的说法就是霸王条款的一种”。
王世宁实习生林郅贤邓力文汪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