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取春光,
莫负今朝。
桃小香摄
连日来,南国的天空时晴时阴,春风骀荡,所谓养花天气。
西洋路地铁口的小广场上,绿草如茵,香樟树新绿可爱。广场中央的八棵羊蹄甲开了花,六棵宫粉,两棵白花,粉粉白白,正是花事最为繁盛的时节。树下跳舞的大妈音乐恼人,花却开得静谧,真佩服它们的定力。
地铁口人来人往,步履匆匆。
有人仍穿着毛衣长裤,有人已经换上短裙衬衫,这个城市,一向都是如此着急繁忙。
广场边,高大的芒果树花已烂熟,空气中弥漫着酿酒的气味,让人联想到夏日树上*橙橙满树的硕果。
桃小香摄
春鸟啭鸣,布谷声声。明日便是春分了。
壹丨
春分的到来,意味着九十天的春季,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半。
三百年前的某个春分日,恰好遇上花朝节,顾贞观写了一首小词。在这首《柳梢青·花朝春分》的小词中,顾贞观写道: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这是一首闺情词。顾贞观是通过这位女子的眼睛,来观赏三百年前的那个春天的。
桃小香摄
早春时候的柳芽,称柳眼,现在已经到了青梅如豆柳如眉的仲春了。芭蕉展叶,柳叶如眉,樱桃花谢。春分是山水朗润、烟雨*昏,让人痴醉的节气。到底是谁把这春光给平分了呢?
下片开句,便写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前一段是孟春,后一段是季春,最让人珍惜的就是现在的仲春之月。可是越是爱惜,就越怕失去。
眼前的春光,就仿佛世间的很多事情,你是无力改变的。既然无力改变现状,与其心灰意懒,不如看开一点,趁着好时节,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吧。
贰丨
顾贞观是明末东林*人顾宪成四世孙,明末清初有名的才子。
桃小香摄
顾贞观天赋异禀,尤其擅长写词,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但他最受后人称道的,是他与吴兆骞的知己情意。
明末清初文人的文人,都喜欢结社,主要是一起谈论诗文,或是针砭时*。吴兆骞也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他加入由宋德宜等人结成的“慎交社”,在这里,结识了顾贞观等人。
吴兆骞年幼成名,性格狂傲耿介,沁骨贞傲,平日里得罪了不少人。
因“丁酉科场案”,吴兆骞被仇家诬陷入狱,流放到东北宁古塔。顾贞观四处奔走,想要营救好友,奈何苦无门路,自己又功业无成,营救之事也只能是个空谈。顾贞观第一次尝到人微言轻的悲哀。
桃小香摄
康熙十五年,顾贞观被当时权倾朝野的首辅纳兰明珠看中,成了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塾师。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之交。
顾贞观与纳兰性德说起营救吴兆骞的事情。只是纳兰性德无心于*治,更不想去触碰这些俗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
是年冬,顾贞观想到流放中的吴兆骞,大为悲痛,写下了《金缕曲》二首。正是这两首被称为“千古绝调”的词,打动了纳兰,吴兆骞终得召还。
叁丨
康熙二十三年,召还后的第三年,被流放了二十三年之久的吴兆骞病故。
康熙二十四年,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与顾贞观等人,一块营救出吴兆骞的纳兰性德病故。
桃小香摄
两位挚友的相继离世,让顾贞观悲痛不已。
在纳兰性德逝世的第二年,他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修建了三楹书屋,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那首《柳梢青·花朝春分》,便是他归隐后所作。
寒来暑往,秋去春来,时间是一道转轮,不经意间,磨去岁月的痕迹,也磨平了人的棱角。人的一世,犹如花的一春,晴日无多雨日多,春藏花底暗消磨。一年尚有几春色,花若飘零春奈何。
时晴时雨,花开花落。
春天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经常在忽冷忽热中度过,转眼间,春已过半,花若飘零春奈何。
桃小香摄
季节短暂,生命亦然。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日常。
一半春休,一半春留,多看看这美好的春华,珍惜这本就短暂的春天、本就短暂的人生吧,就像顾贞观词中说的那样: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摄影桃小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