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忘记标②了??根据我们打好的框架,从微风开始写。那么,怎么写微风呢?你曾经什么时候感觉到有微风吹拂?你看不见它,但是――窗外树叶微微晃动,它告诉你,起风了。满头大汗时,一阵凉爽告诉你,起风了。还有什么情况,你觉得是起风了?飞沙走石,那是大风。微风,是花瓣细微的颤动。肉眼难以察觉——一晃眼,欸,刚刚好像动了一下——是飘忽不定的。花瓣也有讲究。在我们的经验里,以轻、柔、薄为上。是毳毛一般细密轻盈的合欢??是桃或李??或是蔷薇、月季,羊蹄甲、羽叶茑萝这类草本或藤本植物。且最好是单瓣,风才能穿行自如。复瓣的,风一头撞进去,就出不来了。所以,碗口大的广玉兰??
汪曾祺笔下粗粗大大的栀子花??
它们花瓣厚实,叶子硬挺;以及个头虽小却层层蜷曲的石榴花,便不在此列——纹丝不动才是微风中的常态。
荷花也是碗口大,为什么无风亦生凉?因为荷梗细长,不胜风力。当你眼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呈现出不同形态,感官敏锐这一天赋就被点亮了。微风,也是水面起了波澜。不对,波纹更为准确。波纹是轻微起伏,波澜是?翻腾起伏,程度大得多了。所以才有波澜壮阔、波澜不惊。试想,若只是波纹不惊,那有什么好稀奇的?PS:这不叫抠字眼,这叫用词精准。养成字斟句酌的好习惯,才能将文字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辨别出不同字眼的细微差别,才能在阅读与写作中游刃有余。微风,还是树叶飘拂。和花瓣一样,不同的树对微风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微风吹来,松柏的树枝是不会动的;或者说,我们很难观察到松柏树枝是否摇晃了那么一下。刚才提到的广玉兰也不可能,粗枝大叶的。只有柳啊,桃啊,它们的叶子细长,两头尖尖;枝条也轻、软、低垂,于是你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是否起风了。因此,我们把树叶改成柳条,柳条儿轻拂。改成桃也行,桃枝儿轻拂。为啥加个儿呢?儿化和叠词一样,有两个神奇的作用:一是拉长音韵,既能强调又有停顿,还多了起伏,增加句子的音乐性;二是亲热而轻松,表达对某种东西(尤其是小可爱)的欢喜之情,增加句子的情感效果。??:这小脸蛋儿,红通通的。这通红的小脸蛋。小蚂蚁们正急着搬小米粒。小蚂蚁们正急匆匆地搬着小米粒儿。不用读出声儿来,光是看着,加了叠词及儿化的句子,是不是生动多了?况且,还不用发愁字数??好啦,写到这里,几句简单的话有了:起风了。花瓣微微颤动,水面上起了波澜。柳条儿轻拂。明天接着补充????????????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