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香港区花的前世今生泽妈妈美食食谱 [复制链接]

1#

许多人都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紫荆花,紫荆花的图案也出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里。

说到紫荆花,我们翻看《中国植物志》,在第39卷豆科紫荆属中记录了一种叫“紫荆”的植物,花紫红色或粉红色,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这是一种美丽的木本花卉植物,可是为什么怎么看也不像是香港的区花呢?

原来,这个香港的区花紫荆花另有其花。在香港,它被称为“洋紫荆”。当年在起草《基本法》时,起草委员会出于文字避讳,略去了洋紫荆的“洋”字,称其为紫荆花,而内地媒体也采用紫荆花来宣传,虽然它和豆科紫荆属真正的紫荆花其实长得很不像,但也常被认做紫荆花。从此,这两个相差甚远的物种就这样被人们混淆了。

香港的区花洋紫荆在《中国植物志》里的中文正名叫“红花羊蹄甲”,这个植物最早于年左右在香港被一名教会神父发现,并以插枝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带的伯大尼修道院。年,当时的植物及林务部总监邓恩(S.T.Dunn)判定洋紫荆为新物种,并于《植物学报》发表了有关资料。洋紫荆拉丁文学名的种加词命名为blakeana,据称是为纪念热爱研究植物的卜力(SirHenryArthurBLAKE)伉俪。

红花羊蹄甲

后来人们发现,其实它是一个“杂种”,由两种羊蹄甲杂交而来,因此它的拉丁名就被改成了Bauhinia×blakeana。

虽然洋紫荆为混种植物,会开出不育的花朵及产生不能发芽的种子,但它能够通过枝插、压条和嫁接等方法来繁衍后代,所以是南方很常见的行道树种。

可是,还没有完。在《中国植物志》里还清晰明了地记载了另外一种叫洋紫荆的植物。而这个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在香港常被称为“宫粉羊蹄甲”,在台湾又被称为“羊蹄甲”。羊蹄甲属中三个很常见物种的中文名经常被混淆而导致大混乱,虽然大家讲的和写的都是中文,但是在聊到洋紫荆、羊蹄甲这些物种时,指向的对象就不统一了,也常常发生许多误会。

再告诉你一件事,香港的区花洋紫荆Bauhinia×blakeana就是内地的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和台湾的洋紫荆Bauhiniapurpurea杂交出来的。

现在,我们统一使用《中国植物志》的中文名,来分清这混乱的三兄弟吧。老大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作为这个属的“属长”,和它的兄弟红花羊蹄甲和洋紫荆一样,都是华南常见园林树,但与另外两种还略有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雄蕊只有3枚,而另外两个种为5枚;老大羊蹄甲叶先端裂得比较深,可达1/3,另两种一般只裂到1/4;它的花瓣较为窄小,还有长柄。老二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是一个落叶树种,所以盛花期时往往没多少叶子。和红花羊蹄甲的不同点是,它可以正常地结果并用种子繁殖。老三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它的花大且呈紫红色,是由羊蹄甲和洋紫荆杂交而来的,由于生殖隔离导致它常常不能结果或不能结出可育的果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